(
课件网) 基础过关 1.教材改编 少年孙中山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认为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并为其事业未能成功而感到惋惜。这说明,孙中山( ) A.志在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意在改革,推行君主立宪 C.潜心洋务,目标求强求富 D.筹备起义,矛头直指列强 A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2.跨艺术 某影视剧中的徐木匠是某革命团体的成员,这个团体具有以下特征: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据此判断,徐木匠参加的这个团体是( )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A 3.黄花岗起义“军事上虽失败了,心理上却大为成功,因为革命精神从此深入国民的脑际”。这表明该起义( ) A.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开革命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先河 C.严重破坏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D.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A 4.小切口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报刊纷纷涌现(如图)。这一时期,这些进步书籍的主旋律是( ) A.宣传“天下大同”思想 B.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C.力主拒和、迁都、变法 D.倡导“师夷长技”思想 B 5.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洲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A 6.根据下表史料可知,康有为与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走道路的共同点是( ) 能力提升 A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要:“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皇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 《同盟会宣言》中宣布: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A.学习他国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7.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 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B 8.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有关孙中山的人物传记活动,他们搜集到如下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时空观念·思想转变】 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活动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主要事迹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 ……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92—189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的变化。(1分) 答案:首先是学医救人,后来提出改良主张,最后走上革命道路。(1分) 【史料实证·创建政党】 材料二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2)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问题”指什么问题 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2分) 答案:问题:民生问题。(1分)表述:平均地权。(1分) 【历史解释·革命旗帜】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图一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与图二中相对应的是哪一条 (2分) 答案:目标:创立民国。(1分)主义:民权主义。(1分) (4)谈谈你对图二“三民主义”的看法。(2分) 答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