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219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53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
  • cover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课前学基础 1.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1)把试管中的少量水加热到沸腾,在试管口放一片洁净的玻璃片 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2)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烧杯中 石蜡逐渐熔化 (3)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液体中出现_____ (4)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石灰石表面有_____产生 (5)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_____ 归纳整理:以上(3)(4)(5)三个实验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在生成其他物质时,常伴随有_____、_____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依据。 2._____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通常表现为物质的_____或_____发生变化,如块状变为粉末,液体变为气体等;_____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又叫_____,常表现为_____、_____、生成沉淀等,并伴随着_____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1)物理性质:物质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物质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4.物质的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物质的_____体现物质的_____。如铁有良好的_____,故常用铁铸成铁锅;天然气能够用作燃料,说明天然气具有_____。 5.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古代湿法炼铜 D.谷物酿造美酒 6.下列有关我们所熟悉的物质的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食盐能溶于水 C.蔗糖是甜的 D.铜制容器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铜绿 7.为了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最合适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测定质量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 8.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____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_____。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____。二氧化碳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不可燃_____,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____。 课堂学重难点 9.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0.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11.(1)性质描述一般带有“能”、“会”、“易”、“难”、“不能”、“不易”等字;变化描述常用“在”、“了”等词。(2)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 12.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成语中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C A.破釜沉舟 B.凿壁偷光 C.火上浇油 D.聚沙成塔 13.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14.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某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D.化学变化在生成其他物质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有_____(填序号)。 ①利用蜡烛燃烧发光,用于照明 ②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充满氦气的气球升空悬挂标语 ③利用铁的导热性,做成铁锅炒菜 ④利用氢气燃烧放出的能量推动运载火箭 ⑤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16.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