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3733

2.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课件(19张PPT)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0705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9张,地理,七年级,2024,教版,PPT
  • cover
(课件网) 的 地球的自转 课程标准 1.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 2.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能够在给定的真实区域中,分析该区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特点,以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进行科学决策。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真实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图像信息,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解释各种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观测活动,并利用信息技术或其他工具,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科学解释。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极星 地球的自转 贰 赤道 地轴 自西向东 侧视 思考下列问题: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想一想: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地球的自转 贰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北极(N)俯视 逆(ni)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南极(S)俯视 顺(shun)时针 活动 晨昏线:昼与夜的分界 昼半球 夜半球 地球的自转 贰 在一天中,我们经历白天和夜晚,为什么有白天黑夜之分,白天和夜晚的交替怎么产生的呢。 地球的自转 贰 思考下列问题: 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大致位置,贴上彩色胶带标记,观察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朝向太阳的半球处在白昼,称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处在黑夜,称为夜半球。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 昼半球 夜半球 地球的自转 贰 昼半球 夜半球 地球的自转 贰 (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 的地方,要比位置偏 的地方先看到日出。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当地的 12 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点,地方时也不同。 12:00 24:00 6:00 东 西 18:00 地球的自转 贰 N 午夜 0:00 日落 18:00 正午 12:00 日出 6:00 地球的自转 贰 地球的自转 贰 两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说明全球除了同一经度上面的人,时间都有所不同,乃至一个班里面的学生的时间都有不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课堂思考 地球的自转 贰 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地球的自转 贰 东西十二区 西时区 东时区 180° 90°E 7.5°E 7.5°W 0° 90°W 180° 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12 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 24个时区。 东西十二区时间相同,日期相差1天。 地球的自转 贰 标准时或法定时:一个国家的标准(或法定)时间。 中国:北京时间(全国统一东八区) 美国:东部、中部、山地、太平洋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