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7429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共16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069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湖南省
,
16张
,
创立
,
科举制
,
4课
,
下册
课件16张PPT。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考标点击】理解:隋唐科举制<创立、逐渐完善、影响>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诞生背景请思考: 1、魏晋以来的官员选拔是在哪些人中进行的?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是否公平? 2、长期用这样的方式选拔官吏会出现什么样的弊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为了改变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这种弊端。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诞生1、隋文帝时期:分科考试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2、武则天时期形成殿试创试武举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用人制度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什么是科举制?科:举:分科考试选拨官吏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制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最重要的科目:进士科、明经科科举制的考试程序:举子看榜图金榜题名名落孙山独占熬头连中三元蟾宫折桂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名闻士林,榜上提名后可谓“百千万里尽传名”,因而视为“登龙门”。可见,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春风得意马蹄急,一夜看尽长安花。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明经———考帖经,主要考背诵功夫,每年取约百人; 进士———虽有帖经,但主要考诗赋,每年取十数人。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科举制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从人才选拔、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风气习俗、国外、后世等方面分析。三、科举制的影响人才:改善了用人制度,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进入 各级政府任职; 政治:巩固了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思想:有利于思想的统一;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习俗:士人用功读书,求取功名的风气盛行;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国际: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后世:沿用1300多年,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 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国家社会个人出身才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科举制度繁荣报效促进第一次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真正的联系起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佘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敢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科举考试笼络了读书人!范进中举范进20岁开始考科举,考了34年,54岁时考上了秀才《儒林外史》中,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待到晚年一中了举,有人送银子,有人送房子,有人送丫鬟,有人送衣服。就连平日恶语相对的岳丈胡屠户,也送来了猪肉和几千钱。而范进听说自己中举后,竟然发疯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中考二轮大专题复习13 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测试题)含答案(2025-04-27)
2025届中考二轮大专题复习13 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2025-04-27)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2025年4月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27)
2025届中考二轮大专题复习13 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2025-04-27)
河南省平顶山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2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