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4581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56张PPT)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42020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以“道”启思 悟老子智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近些年重新掀起了“儒”“道”之争的风潮,有人说儒家教化世人,强调“治世”;而道家清净无为,重在“治身”。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量儒家的文章,今天就一起触碰老子的精神内核,领会道家思想,感受万物“变”与“不变”的玄妙吧! 课堂导入 务 一 任 引人入胜 作者作品 以“道”启思 悟老子智慧 探究新知 走进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走进老子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少年聪颖 入周求学 效力周室 著书出关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作品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作品 《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被誉为万经之王。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原来万事万物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不可以随便改变。 凡事都有两副面孔,都是矛盾的,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不是让统治者躺平啥也不干,而是不瞎搞,要顺着规律去做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对立、统一、转变、量(质)变 辩证思想 对立: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 统一: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转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 量(质)变: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思想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完全是自然而然。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本思想 老子思想 背景探寻 老子当时所处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 老子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