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5023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9-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609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6课,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 1.《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平民),晋绝不(祭)祀。”该史料反映的史实是( ) A.尊王攘夷 B.西周分封 C.三家分晋 D.七雄争霸 2.如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齐、楚、秦、燕 B.秦、楚、齐、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3.西汉学者刘向形容中国古代某个时期“万乘之国七(只留下七个万乘之国) 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这一时期是(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4.春秋时期战争规模较小,“未有杀人累万者”,战争常在一天之内结束,很少有超过三天的大战。战国时代,战争旷日持久,十分惨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说明了( ) A.周王室的消亡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分封制的终结 D.兼并战争的加剧 5.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秦国的统一战争 D.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 6.“第一,奖励耕战;第二,建立法治;第三,打破宗法贵族制度,建立新型官僚制国家……在旧爵制基础上,创建了一套新爵制。”材料主要描述了( ) A.西周分封制内容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C.商鞅变法的措施 D.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7.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询问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 ) A.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度 8.变法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不应获得奖励的人是( ) A.勤于耕织的人 B.经商有成的人 C.战场立功的人 D.立有战功的贵族 9.史料记载,商君(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富强之基已立,故国势并不因此而倒转。这表明商鞅变法( )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C.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D.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10.据考古发现,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出土了179件铁器,其中有锄36件,斧12件,犁4件,镰1件等,此外河北兴隆寿王坟战国冶铸遗址出土了铁工具铸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铁器使用逐渐普遍 D.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11.战国时,秦国工匠充分利用自然特点,合理安排了引水、泄洪、排沙等工作,使都江堰成为以无坝引水为特点的一座宏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体现了( ) A.李冰的英明领导B.秦国国力强大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商鞅变法的作用 12.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河道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民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其评价的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二、材料题 13.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戮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