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5986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23549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一,七年级,编版,学年部,2026
  • cover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复习 【单元概述】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是其中的代表。各地丰富的考古发现揭示了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他们各自在演化过程中的特点。距今约1万年,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在农业兴起的基础上,原始社会不断发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相传距今五六千年,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举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多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出现,社会分化加剧,早期国家开始出现。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距今4000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课程标准】 1.了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知道河姆渡、半坡等遗址,了解我国史前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认识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知道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知道炎帝和黄帝等古史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重难点】 1.重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河姆渡、半坡等遗址;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 2.难点: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远古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但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时空观念】 【单元导图】 【基础知识】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古人类 距今时间 考古发现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与地位 元谋人 约170万年 门齿化石 云南元谋县 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蓝田人 约160万年 完整头骨化石 陕西蓝田 郧县人 约100万年 头骨化石 湖北郧县 北京人 (直立人代表) 距今约70万-20万年 牙齿化石、头盖骨化石、用火遗迹、直立人化石、动物化石、打制石器等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裴文中) ①群体生活;②使用打制石器: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③使用天然火 地位: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现代人代表) 距今约3万年 骨针、装饰品等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①使用打制石器,制作骨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人工取火,采集渔猎; ③爱美意识,埋葬逝者; ④集体生活,无贫富贵贱之分 【素养拓展】 1.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 元谋人上门齿化石 图片解析: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 重点掌握: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旧石器时代: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其中,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时期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是古猿从动物界分离出来,进化为人类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会不会直立行走,而是会不会制作工具。 4.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是人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