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伊金霍洛分校九年级(上)开学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雅典郊区的农民伯克不太愿意去参加公民大会,每次开会都要耽误他好几天的工作。新政策出台,他不仅不用担心开会期间的收入问题,反而开始期待大会召开。伯克“开始期待”可能是因为( ) A. 责任意识增强 B. 轮番而治实行 C. 津贴制度建立 D. 奴隶制度废除 2.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B. 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 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 3.罗马帝国曾鲸吞西方世界,维持和扩大统治不仅要依靠暴力,还要依赖它惊人的同化力,即通过求同存异实现多元一体的能力。最能体现古罗马这种“同化力”的是( ) A. 帕特农神庙 B. 共和制度 C. 罗马法律 D. 希腊神话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收集到如图材料。该小组正在研究( ) A. 古代埃及的辉煌 B. 两河流域的变迁 C. 古代中国的文明 D. 欧洲文明的源头 5.罗马国王最初拥有帝权,咨询委员会和民众大会对国王的约束力有限。后来贵族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国王的帝权就转到了两名执政官手中,而平民们有权选择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据此可知罗马( ) A. 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君主专制进一步的强化 C. 元老院掌握最终实权 D. 政治制度有一定的民主 6.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 A. 注重吸收创新 B. 强调全盘模仿 C. 趋向封闭保守 D. 重视中西合璧 7.“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 A. 注重法制建设 B. 注重经济建设 C. 维护全帝国人民的利益 D. 制定的这些法律没有缺陷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须赔偿邻居小麦以弥补其损失。据此可知,该法典( ) A. 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 B. 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矛盾 C. 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9.文字的出现是人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古代文字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 ) A. 埃及象形文字保存了古埃及文明并流传至今 B.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 C. 腓尼基字母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D. 甲骨文成为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全国规范文字 10.《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 古巴比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中国 11.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民法典》 C. 《摩奴法典》 D. 《汉谟拉比法典》 12.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13.张小华同学将古代埃及金字塔、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的种性制度和中国的甲骨文归纳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海洋文明 B. 古代亚非文明 C. 古代欧洲文明 D. 东西方文明 14.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