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科技第三课体验人机交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设备交互方式的多样性,了解不同交互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计算思维: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分析和选择合适的数字设备交互方式,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学生对数字设备交互方式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愿意尝试和探索新的交互方式。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交互方式,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4.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使用数字设备交互时,能够遵守相关的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扫描、触屏、手写、语音等交互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2.难点: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交互方式,并理解不同交互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好相关软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3分钟)。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事物,比如在植物园里看到不认识的花。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获取这些事物的信息呢? 生:可以用手机查资料。 师:对,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设备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与数字设备进行交互,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活动1:体验扫描交互(8分钟)。 师:周末,小夏和爸爸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很多花,他都不认识。他启动移动设备,打开一种识别植物的软件,点击“相机”,对准一种花拍照。很快,屏幕上显示出这种花的学名为“香石竹”。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的演示。 师:(演示扫描识物的过程)首先,打开识物软件,点击“相机”,然后对准要识别的花拍照,等待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花的名字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看看能不能用扫描的方式识别出其他植物。 生:(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师:好了,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分享一下你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生1:我打开了识物软件,对着一朵花拍照,然后屏幕上显示出它的名字是“玫瑰”。 师:非常棒,你操作得很准确,能够快速地识别出花的名字。 生2:我识别出的花是“菊花”。 师:很好,你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通过扫描获取了花的信息。 师:那么,你们使用过手机或者平板计算机的扫描功能吗? 生3:我用过手机的扫描功能,扫描过二维码。 师:嗯,二维码扫描是扫描功能的常见应用,你能熟练使用,很不错。 生4:我用平板计算机扫描过文件。 师:平板计算机的扫描功能也很实用,能够方便地将文件数字化。 师:除了手机和平板计算机,你们还知道哪些数字设备具有扫描功能? 生5:超市的扫码枪也有扫描功能。 师:对,扫码枪在超市购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结账的效率。 生6:停车场的车牌识别机也可以扫描。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车牌识别机的扫描功能使得停车场的管理更加便捷。 师:扫描交互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信息,非常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扫描交互的过程,了解其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三)学习活动2:体验触屏交互(8分钟)。 师:很多同学在日常接触各类数字设备时,最早习得的操作技能就是触屏操作。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夏是如何进行触屏交互的。 师:(展示小夏触屏交互的过程)小夏点击“查看详情”,看到了更多关于香石竹的介绍。原来香石竹就是康乃馨。“馨”字的笔画有点复杂,小夏想要看清楚。他先截屏保存图片,再将图片中的文字放大。这时,他清晰地看到了“馨”字的笔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截屏、放大、缩小图片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