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2小题,共104分。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地图中北京人遗址对应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考古学者在这里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这里”是()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河姆渡 C. 云南元谋县 D. 山东大汶口 3.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已经有爱美意识 ③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4.《史前星球》是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远古时代的自然历史纪录片,2023年5月第二季播出。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选择去() A. 浙江 B. 江苏 C. 云南 D. 陕西 5.下图是1959年古人类学家根据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类头像。其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等特征。这一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6.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A. 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制作精美彩陶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7.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遗址,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它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玉蟾岩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8.历史学者研究史前人类历史采用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资料来源于() A. 历史记载 B. 考古化石 C. 神话传说 D. 主观猜测 9.下图是北京人制作的不同类型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A. 打制 B. 磨制 C. 烧制 D. 炼制 10.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 A. 农耕生活 B. 部落联盟 C. 人类起源 D. 宗教信仰 1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韩非子》中记载:“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据材料记载分析,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13.我们之所以称北京人为“人”的主要依据是() A. 《史记》中的记载 B. 考古发掘出他们使用过的打制石器 C. 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D. 其长相和现代人一模一样 14.我国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A. 人面鱼纹彩陶盆 B. 春秋护头铜胄 C. 甲骨文 D. 商鞅铜方量 15.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活方式的转变 16.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流域分别出现不同文化群。尽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但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共同体。这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点是() A. 多元一体 B. 复杂多样 C. 一成不变 D. 特立独行 17.“琮琮”是2023年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其创意灵感来自于长江流域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下列选项中同属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遗址的是() A. 北京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