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化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81686
4.2《元素周期律》课时教案+作业设计(表格式)-2025-2026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5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格式
,
必修
,
化学
,
高中
,
人教
,
-2025-2026年
4.2《元素周期律》课时教案 学科 化学 年级册别 高一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是“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等数据的变化规律,揭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典型元素族的性质奠定理论基础。本节内容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但对“周期性”这一抽象概念理解尚浅。他们习惯于记忆具体事实,缺乏从大量数据中归纳规律的能力。同时,该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主要障碍在于如何将微观电子排布与宏观元素性质建立联系,突破措施是借助图表可视化数据,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规律。 课时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 1. 能说出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规律,理解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2. 能归纳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成因。 科学思维 1. 能运用归纳与比较的方法,从具体数据中提炼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能基于电子层结构解释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变化,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思想。 科学探究与实践 1. 能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数据整理与图表绘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 能提出假设并利用已有数据进行验证,发展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在探究过程中养成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感受元素周期律发现的伟大意义,体会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化学思想。 难点 1. 从电子层结构角度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2. 理解“周期性”而非“重复性”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元素数据卡片、坐标纸、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5分钟】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一)、播放一段关于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历史短片。 视频展示19世纪中期,化学家们面对众多杂乱无章的元素感到困惑,门捷列夫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将63种元素按原子量排序,并大胆预测未知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最终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视频突出他梦见元素像音符一样排列成和谐乐章的经典场景,强调“秩序”与“规律”的主题。 (二)、提出驱动性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站在讲台前,语气深沉地说:“同学们,时代的一粒尘,落到科学史上就是一座山。当年门捷列夫面对的是未知的挑战,而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否用自己的眼睛重新发现这座‘大山’背后的规律?请大家思考:如果现在没有元素周期表,只给你一堆元素的基本信息,你能否像侦探一样,找出它们隐藏的‘密码’?” 接着,教师展示一张打乱顺序的1-20号元素基本信息卡片(包含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常见化合价等),抛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今天,我们的终极挑战就是———重建元素周期律!我们将化身‘化学侦探’,从纷繁的数据中,寻找元素性质变化的‘蛛丝马迹’,亲手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1. 观看视频,感受科学发现的历程。 2. 思考教师提出的驱动性问题。 3. 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任务。 4. 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评价任务 参与度: 问题意识: 任务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情境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伟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四)(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三)(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一)(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六)(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五)(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