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3028

6.1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20049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教版,化学,九年级,学年,教师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燃烧是 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 反应。燃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① ; ② ; ③ 。 知识点2 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2)灭火的原理:至少破坏了燃烧所需条件之一。 灭火的方法 采取这些方法的 主要目的 纸张着火, 降低温度 炒菜时,油锅着火, 隔绝氧气 扑灭森林大火, 移走可燃物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灭火的原理 【典例】下列灭火方法所用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砂子盖灭燃着的木柴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只要消灭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灭火。 【对点训练】 世界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于宋朝!专用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消防装备———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火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囊水袋用来运水以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麻搭蘸吸泥水用于灭火———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 C.火钩用于拆除火势蔓延的小屋,切断火路———清除可燃物 D.“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物质燃烧需要多种条件 实验剖析 实验 探究燃烧的条件 (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2)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3)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点。 (2)控制变量法:把白磷放在热水中,通过液封而隔绝空气,其设计意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应所需的温度,但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检验是否能够燃烧(即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 (4)实验改进 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于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改进的方法是让白磷在密闭的空气中燃烧(如图1、2);将氧气直接用导管通入热水中的白磷处,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效果最佳(如图3)。   【对点训练】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 ℃,升温至60 ℃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 (1)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由现象①②可推知的结论是 。 ②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红磷一定 (填“会”或“不会”)燃烧。 ③试管②气球先变大的原因是 。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_ 。 第2课时 促进燃烧 爆炸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促进燃烧的方法  (1) 或 ,都可促进可燃物燃烧。 (2)氧气浓度低时,可燃物 燃烧;氧气浓度高时,可燃物 。 知识点2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3) 或 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 时,遇 会剧烈燃烧,导致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从而引起 。 (4)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标识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促进燃烧的方法 【典例】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往往会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燃烧木炭烤肉,木炭的火光变得微弱时,用扇子向木炭扇风,木炭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A.扇子扇风带走热量,温度降低 B.扇子扇风带走了反应生成的CO2 C.扇子扇风带来新鲜空气,O2浓度增大 D.扇子扇风使木炭的着火点降低 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