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观潮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4.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二、拓展资源 丛书:《浙江潮》《钱塘江的夜潮(节选)》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入: (出示单元导读页)回顾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本单元文章篇目。 人文主题:自然之美 语文要素:(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发布单元学习任务)新学期开学,班级要汇编一本“美景采集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观钱塘江大潮、游洱海、赏斜阳归鸟、听花牛牧歌、看繁星点点……并向采编组投稿,推荐一个你游览过的好地方。 (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本单元我们将一起跟随作家的脚步完成下面六个任务。(学生齐读) ———任务一:赏大潮之奇,任务二:忆月夜之美,任务三:观自然之趣, 任务四:叹星月辉映,任务五:寻独特佳景;任务六:推荐好地方 (出示本课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本单元的一个任务———赏大潮之奇,并通过下面几个活动完成本课任务吧! 任务一:赏大潮之奇 回顾旧知 结合之前预习课上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哪句话概括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观特点?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情景?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活动一:结合关键语句,想象画面,赏大潮奇观。 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部分最能体现出“天下奇观”的特点?同桌交流,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交流汇报预设如下: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写潮来时的样子、声音和人群的热烈反应。(相机补充出示“闷雷滚动”的声音)想象“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到“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的情景,体会大潮的不凡气势。 ———作者通过视觉、听觉以及侧面烘托写大潮,像我们这样读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着画面,就可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或出示的图片想象大潮奔涌而来的画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大潮翻滚的样子。 引导学生联系过去的经验想象大潮来时的声音。 小结: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从远到近,来写大潮的样子和变化。(相机补充出示相关图片)想象“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的画面,感受潮来时的雄伟壮观。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个方面,来写潮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相机补充出示相关视频)想象浪潮如千万匹战马飞奔、声音如山崩地裂的画面,感受潮来时的气势非凡。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气泡提示语,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是如何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请你结合文章中的气泡提示语说一说吧! ———通过想象看到的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