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83622
【核心素养】5.3《走近科学家 ——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5次
大小:125569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核心
,
素养
,
走近科学家 ——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
教学课件
,
教案
,
视频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材围绕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展开,通过展现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普通人也能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成果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激发学生对发明创造的兴趣,感受创新的力量。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家有一定的崇敬感,但可能觉得科学家 “高高在上”“距离遥远”。他们对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熟悉,却较少将其与背后的科技工作者联系起来,且对 “普通人也能发明创造” 的认知不足。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分享生活经历,适合通过生活实例、交流讨论来拉近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距离。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感受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增强对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与崇敬,初步树立尊重科技、热爱科学的意识。 道德素养:学习科技工作者和普通人勇于创新、服务生活的品质,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创新的品德,尊重他人的发明创造。 法治观念:简单了解发明创造受法律保护,要尊重知识产权,明白创新成果应得到保护。 健全人格:在认识科学家与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勇于尝试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认识到创新与生活息息相关,明白自己也有能力参与创新,培养对生活的观察与创新责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成果就在生活中,且普通人也能进行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 “普通人也能发明创造”,并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无人机喷药、中国高铁等图片,普通人发明创造的事例视频)、学生生活中观察到的科技产品或发明创造的照片(提前让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5 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图片(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智能垃圾桶等),提问:“同学们,这些东西大家都很熟悉吧,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你们知道是谁让这些便利来到我们身边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其实,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让这些便利走进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看看科学家和发明创造与我们的距离。”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切入,引发学生对科技工作者的思考,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28 分钟) 第三模板: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技成果就在生活中(12 分钟) 教师展示教材中无人机喷药、中国高铁的图片,提问:“大家看看这些图片,无人机喷药和中国高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科技成果?” 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生活经验发言,分享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 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生活中科技产品或成果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该成果及其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这些科技成果都来自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他们的成果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图片和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科技成果的贴近性,认识到科技工作者的成果与生活紧密相连。 科学家与我们的距离(8 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科学家离我们远吗?你们在电视、生活中或者书里见过哪些科学家?能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见过或了解的科学家及其相关经历(如在电视节目、科技进校园活动中见到科学家)。 教师补充一些科学家走近大众的事例(如科学家参与科普节目、到学校讲座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课件(共29张PPT)(2025-09-19)
六年级道德法治知识点 重点提纲(2025-09-20)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3.安全记心上》教案(两课时)(2025-09-20)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2025-09-19)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6《从小爱科学》教学设计(2025-09-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