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83628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2266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食物
,
统编
,
经济
,
必修
,
选择性
,
编版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据古人类学家推断,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同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 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 2.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水土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从而产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这表明( ) A.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着农业发展水平 B.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农业生产推动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 3.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但也有学者认为:“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是因为( ) A.学者深受时代的影响 B.阶级立场决定研究结论 C.历史研究的角度不同 D.史学研究中的混乱现象 4.从战国至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反映出此时期的黄河流域( ) 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C.政府提倡多种经营 D.精耕细作的农业发达 5.《汉谟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现耕犁、耕牛等词汇。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 ) A.阿拉伯帝国以畜牧业为生 B.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 C.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盛 D.古代埃及农业体系形成 6.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牲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由此可见苏美尔文明( ) A.地理环境极为恶劣 B.实用主义文学发达 C.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D.农业文明特征明显 7.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谷的自然坡度修建一系列渠道;战国时期秦国人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以上工程( ) A.都是水利枢纽工程 B.变水害为水利 C.孕育古代大河文明 D.民间自发修建 8.战国时期,“五谷”之说已相当普遍地使用,但所涵盖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据此可知,当时( ) A.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 B.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D.经济作物生产存在地区差异 9.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0.据《宋会要》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西路庐州,今合肥),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一记载反映出当地( ) A.土地利用效率较高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 11.明代嘉靖年间,太湖地区的“桑基鱼塘”逐渐成熟起来。乡民在塘基上种桑,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 A.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B.活跃了江南的商品经济 C.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 D.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 12.随着原始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世界各地开始种植和饲养不同的农作物和牲畜,饮食结构也因而不同,东亚地区很少吃牛肉,但是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材。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生存环境不同 B.宗教习俗不同 C.历史传统不同 D.生产方式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教案(2025-11-0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32张PPT)(2025-11-01)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共21张PPT)(2025-11-01)
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5张PPT)(2025-11-0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5张PPT)(2025-11-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