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同步导学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 ①历史解释: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 ②时空观念:通过“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1929—1932年)”,感受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③唯物史观:通过对比学习城市武装暴动的失败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理解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 ④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过程,体会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教学重难点 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考点梳理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1)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4.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 (2)内容: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组织农民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秋收起义 (1)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2)受挫转移: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军队建设: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4)建立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3.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年4月。 (2)主要人物:朱德、陈毅(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毛泽东(工农革命军)。 (3)合编军队名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概况: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坚持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古田会议: (1)时间、地点:1929年12月,福建上杭县古田。 (2)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3.建立政权: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同步专训 1.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源的第一检 B 中共七大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南昌起义 打击“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A B.B C.C D.D 3.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汇合,这就是( ) A.井冈山会师 B.秋收起义 C.工农武装割据 D.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4.蒋介石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然而在1930年后,他却开始对其进行全面否定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