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4050

2.4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课件 (共23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404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有理数,乘方,1课时,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4 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培养观察、分析、概况的能力;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3.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推导过程,体验乘方与乘法的联系.(难点) 新课导入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1)多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因数绝对值的乘积. (2)多个有理数相乘时,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 . 复习回顾 负因数的个数 负 正 0 问题:如图,某种细胞每过30 min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 h,这种细胞能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细胞分裂示意图 新课导入 你能列出分裂5h的算式吗? 情景引入 新课讲授 探究一:乘方的定义 2×2×2…×2×2= 10个2 1024(个) 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为了简便, 可以记为 210. 2 ×2 ×… ×2 ×2 10个2 新课讲授 a×a ×… ×a ×a=an n个a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n,即 知识归纳 乘方的有关概念: 这种求 n 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an 幂 底数 指数 在an中,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an叫作幂。 读法:an可以读作a的n次方,也可读作a的n次幂. 新课讲授 1.根据乘方的定义,写出下面的乘方运算的幂,并指出幂的底数和指数. 63 2.12 (-3)4 底数是6,指数是3 底数是2.1,指数是2 底数是-3,指数是4 新课讲授 知识归纳 有理数乘方的写法的注意事项: 1.底数与指数要分清:相同的因数是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是指数,二者不可混淆; 2.底数是否需加括号:当底数是自然数或正小数时,底数不需要加括号;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新课讲授 探究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计算: 思考·交流:你能举出有关乘方运算的实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乘方运算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新课讲授 1.方法:根据乘方的意义,先把乘方转化成乘法,再利用乘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归纳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 负数的偶次幂都是 ;负数的奇次幂都是 ;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 正数 零 正数 负数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探究三:有理数乘方的应用 尝试·思考: 有一张厚度是 0.1mm 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mm. (1)将这张纸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假设可以将这张纸对折 20次,那么对折 20次后度为多少毫米 解:(1)对折两次后,厚度为0.1×22 mm; (2)对折20次后,厚度为0.1×220 mm, 0.1×220 mm≈105000 mm =105 m, 105÷3=35(层). 对折20次后大约有35层楼高. 每层楼的平均高度为3 m,这张纸对折 20次后约有多少层楼高 新课讲授 知识归纳 乘方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解决纸张对折、细胞分裂等问题,需要用到乘方的知识. 求解这类实际问题,要注意从特殊情形入手,逐步分析、归纳,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结合乘方运算求解相关问题. 典例分析 解:(1)(-7)2=49. (2)-72=-49. (3)(-2)4=+(2×2×2×2)=16. 典例分析 21=2 22=4 第1次 拉扣后 第2次 拉扣后 第3次 拉扣后 … 例2 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拉扣6次后能拉出多少根细面条?n次呢? 第6次 拉扣后 23=8 26=64 连续拉扣6次能拉出64根面条,n次为2n根。 典例分析 因为210=1024≈1000 220≈1000×1000=1000000(100万) 所以221≈2000000(200万) 所以拉扣21次才能拉出约209万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