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知识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目录索引 素养目标 学习要点 1.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应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2.通过了解生产、生活中的许多计量方法,认识化学计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需要,初步学会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审视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一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一个重要仪器:容量瓶 两类计算:溶液稀释和溶液混合 八步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基础落实 必备知识全过关 1.溶质的质量分数(复习回顾) (1)概念:溶液中 的质量与 的质量之比。 (2)表达式:w(溶质)= 。 2.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1)概念:是指 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 。符号为cB。 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故表达式中V是溶液的体积(2)关系式及单位: ,单位 。 (3)意义:1 mol·L-1 B溶液表示1 L B溶液中含有 B。 溶质 溶液 单位体积 物质的量 mol·L-1 1 mol 【解】溶液中n(NaOH)=c·V= = , m(NaOH)=n·M= = 。 (4)计算:5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是多少 (填空) 0.1 mol·L-1×0.5 L 0.05 mol 0.05 mol×40 g·mol-1 2.0 g 特别提醒 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 (1)某些物质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则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如 (2)含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 名师点拨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重难突破 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1 物质的量浓度及基本计算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为1 L C.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气体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D.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ol·L-1 C 解析 A项,1 L为溶剂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B项,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溶于1 L水后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不是1 L;D项,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 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对点训练1]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62 g Na2O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0 mol HC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D 【变式设问】 (1)若将B项改为“将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1 L水配成溶液”对不对 (2)A、D两项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提示 不对。虽然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是溶液体积并不是1 L。 提示 A。 思维模型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已知溶质的质量。 (2)已知溶液中某种粒子的数目。 (3)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探究角度2 溶液稀释和溶液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例2 (2024·浙江杭州高一检测)V 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B.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 L C.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D.加入V 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 C 解析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时,由于HCl的挥发,不能使其浓度增大1倍,故A不合理;标准状况下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