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4422

第一节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日期:2025-09-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157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化学,高中,人教,4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第一章 内容索引 01 02 课前篇 素养初探 课堂篇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1.复习初中所学习的物质分类知识,了解常见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依据,培养证据推理和宏观辨识能力。 2.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体会日常生产、生活中分类法的应用。 3.了解分散系的定义,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意识。 课前篇 素养初探 【知识铺垫】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必备知识】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分类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常见实例: 元素 碳 氧 磷 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C60 氧气、臭氧 红磷、白磷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微思考1】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吗 任何元素之间一定均能形成化合物吗 举例说明。 提示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按照一定的规律,如铁与铜不能形成化合物。 2.常见的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含义 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举例 3.根据元素组成和性质对氧化物分类 (1)从元素组成分类 (2)从物质性质分类 分类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实例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Fe2O3等 性质 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大多数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酸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微思考2】“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那么请你举例说明有哪些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 提示 CO等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称为不成盐氧化物,所以像CO等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定义及组成 分散系— 2.分类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2)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胶体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分散剂状态 气体 液体 固体 实例 云、雾 Fe(OH)3胶体 有色玻璃 【情境链接】雾霾天气使PM2.5成为“环保”热词,PM2.5指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吗 说明理由。 提示 不属于。因为2.5微米大于100 nm,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时形成的分散系才可称为胶体。 3.胶体 (1)Fe(OH)3胶体的制备。 将4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2)丁达尔效应。 ①实验探究。 分散系 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 CuSO4溶液 无光亮的通路产生 Fe(OH)3胶体 有光亮的通路产生 ②丁达尔效应。 【微思考3】(1)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区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除了用丁达尔效应外,比较简单直观的区别方法是什么 提示 (1)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2)观察液体的颜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而FeCl3溶液呈(棕)黄色。 【情境链接】大雾天气,站在路边可以看到从汽车的车灯射出明亮的“光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可以确定雾属于什么分散系 该现象在化学实验鉴别中有什么应用 提示 该现象为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产生了散射作用;由此确定雾为胶体;利用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简单区别胶体和溶液。 【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碳酸钾是钾盐,也是碳酸盐。(  ) 提示 √。两种分类角度,碳酸钾根据阳离子分类属于钾盐,根据阴离子分类属于碳酸盐。 (2)根据组成元素的差异,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提示 ×。根据组成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