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4822

北京第一六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555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第一,六六,中学,2024-2025,学年
  • cover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查目标 知识: 1.汉字的音形;词语的语境义和运用; 2.重点作者文学常识; 3.古诗文默写;文言文关键词、句子及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经典常谈》的整本书阅读; 5.现代文概括内容、理解、赏析关键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能力: 1.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2.古诗文识记和理解能力;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能力; 3.概括、提取、筛选、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学赏析能力;综合文字表达能力。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展”为专题展览,长期对公众展出,初二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国博,开展以“匠心瓷韵”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溯源瓷迹】 下面是小语同学撰写的参观笔记。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夏商之际便有了原始瓷的烧制工艺,至隋唐五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五代是“秘色瓷”生产的鼎盛时期,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用 ①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了越窑瓷器釉色的精美。此后,秘色瓷逐渐(xiāo)声匿迹。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遍布各地,并形成多个以著名窑场为核心的窑业体系。元代前期的青花瓷使用的是未经提炼的钻料绘彩,得到的只能是晦暗的蓝色。后经改革,生产出釉质滋润透亮、色泽浓翠鲜丽的青花瓷器。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其瓷器或端庄(dūn)实、古拙典雅 ② 或色彩绚烂、华丽高贵,往往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这些多种多样、精巧美丽的瓷器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匠人用创意与智慧,共同书写了中国瓷文化的灿烂篇章。 1. 文段中括号里填写的汉字及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xiāo)声匿迹”中“xiāo”有“消失”的意思,应写作“消”。 B. “晦暗”在文中的意思是“暗淡无光”,“晦”应读作“huì”。 C. “(dūn)实”有“粗短而结实”的意思,“dūn”应写作“敦”。 D. “古拙”在文中的意思是“古朴少修饰”,“拙”应读作“zhuō”。 2. 在文段的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①“②; 【任务二:品味瓷韵】 从2022年7月开始,国家博物馆出现了两位特殊的新员工,他们是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和仝(tóng)古今。 艾雯雯为同学们细致地讲解了瓷器上的各种纹饰,大家兴致盎然。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瓷器纹饰图片。请仔细观察瓷器上的纹饰,判断它的书体,并谈谈你这个临摹带给你的感受。完成第3题。(2分) 3. 这个字属于_____书。在临摹时我感受到_____。 4. 下图中的宋代瓷枕上“家国永安”四个字传递出人们对家国安宁的深切企盼。本学期所学的《大道之行也》中也有这样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出自儒家经典《_____》(填写书名)。 北宋磁州窑珍珠地“家国永安”熙宁四年枕(大英博物馆藏) 注:瓷枕上的“国”为“国”的异体字 5. 同学们在字典中查到“匠”的义项有:①有专门手艺的人;②灵巧,巧妙;③指在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请你根据字典释义及【任务一】中的文段内容,解释本次研学主题“匠心瓷韵”的含义。 【任务三:探寻瓷路】 下面是仝古今的讲解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开辟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与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 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之际就已初步形成,从中唐开始,中国陶瓷已行销海外。宋元时期,陶瓷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航海事业得以进一步发展,中国瓷器进入大规模、长时间持续对外输出的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