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5189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58311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教版,化学,学年,2025-2026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知识梳理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 (3)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是 的过程。 (4)使用范围: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 变化,但不适用于 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指“ ”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③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 重难突破 重难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典例1】3 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计算出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3 g该物质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 g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关系 “六个 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 改变” 宏观 物质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 能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对点训练】 1.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远程火箭常用高氯酸铵(NH4ClO4)作为推进剂,在其分解过程中,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H2O 2.某有机物完全燃烧需12.8 g氧气,可生成13.2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该有机物(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重难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数据分析 【典例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9 2 3 4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7 3 2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5 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丁、乙的质量比为4∶5 D.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质量守恒定律的数据分析题的解法 (1)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未知量 (2)计算出各种物质减少的质量或增加的质量   (3)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等其他信息的正误 【对点训练】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丁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3 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丙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5 y 37 反应后质量/g x 35 2 12 (1)x的值为 ,y的值为 ;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反应中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实验剖析 实验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实验 盐酸和石灰石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①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②倾斜装置使盐酸和石灰石接触;③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①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②将小试管倾斜,使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③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①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②用放大镜聚焦引燃白磷;③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实验 现象 ①有气泡冒出;②气球膨胀;③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①产生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