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6289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832753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按载体分为 按价值分为 实物史料(遗留物件) 文献史料(文字材料) 口述史料(口头讲述) 第一手史料(当时当世) 第二手史料(后人研究) 温习巩固 实物史料(遗留物件) 第一手史料(当时当世) 史料分类 史料指的是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 22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 28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33 第7课 百家争鸣 ················································ 39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44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素养目标 通过甲骨文、青铜器全面认识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体会商周文化的特点,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太阳神鸟金饰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镂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圈,周边均匀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 考古发现 夏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天文、历法和医学 壹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诗经》和“楚辞” 叁 甲骨文与青铜器 贰 天文 天文、历法和医学 壹 春秋 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西周 商朝 原始社会末期 古人为什么要记录天文现象 公元前776年9月6日“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 ———《春秋》 阅读教材P44页,梳理夏商周时期的天文成就。 指导农业生产 记载日食的商朝牛骨 历法 天文、历法和医学 壹 可能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 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 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战国 商朝 夏朝 阅读教材P44页,梳理夏商周时期的历法成就。 想一想制定历法、分出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历法和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等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