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01 课程导入与背景介绍 整体感知与朗读指导 文本精读与意象分析 拓展延伸与总结升华 02 03 04 些些意 01 课程导入与背景介绍 些些意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与绘画美,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以及色彩与画面的呈现。 美读感知 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营造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深读品味 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通感、拟人、排比等。 研读探究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些些意 提到“四月天”你们脑海中会想到什么呢? 温暖、花开、细雨…… 那么林徽因如何用诗的语言描绘“人间的四月天”? 些些意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她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兼具文学才华与科学精神,早年留学欧美,深受中西文化熏陶。 在文学上,她是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诗歌风格清丽柔美,充满灵性,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广为传诵;在建筑学领域,她与丈夫梁思成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研究的基础,毕生致力于保护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撰写了《中国建筑史》等学术著作。她以独特的审美、敏锐的感知和坚韧的学术精神,成为跨越文学与建筑两界的文化象征。 作者简介 认识作者:才华横溢的林徽因 些些意 你知道国徽是谁设计的吗? 播放视频 些些意 自1930年代起,林徽因与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一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深入山西、河北、山东、浙江等十余个省份,实地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代建筑遗构。其中,她亲自参与了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与鉴定工作。1937年,他们确认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为唐代木构建筑,打破了当时日本学者认为中国已无唐代木构的断言,这是中国建筑史学的重大里程碑。这些艰辛的考察为研究中国古建筑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 建筑学成就 她不仅是诗人 些些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2、人民英雄纪念碑 3、文物保护与城市规划:《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标志性的设计实践: 她不仅是诗人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林徽因为其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的深情告白。其子梁从诫本人多次明确提及,这是母亲在他出生后满怀喜悦之情写下的诗篇,用以歌颂新生命带来的无限美好与希望。 诗中充盈的明媚春光、柔嫩意象(如“鹅黄”、“新绿”、“初放芽的绿”)以及洋溢的温柔、欣悦之情,都极为贴切地契合了一位初为人母者凝视婴儿时的炽热与虔诚,表达了生命伊始的纯净、温暖与蓬勃生机。 作品介绍 为谁而作的赞颂? 02 整体感知与朗读指导 倾听朗读 Clear & Concise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扫清阅读障碍 娉婷( ) 鲜妍( ) 冠冕( ) 呢喃( ) pīng yán guān miǎn ní nán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美丽。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请大声自由朗读全诗 诗歌开篇点明主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奠定全诗的基调。 总起 诗的脉络 第二节描绘四月的天空与黄昏,如‘云烟’‘风的软’等,营造静谧氛围。 分绘 第三节描写四月的百花与月夜,如‘娉婷’‘鲜妍’‘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