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7224

23 三顾茅庐 课件 --语文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7261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三顾茅庐,课件,语文,五四,九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网) 三顾茅庐 罗贯中 情 境 导 入 三顾茅庐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茅庐,是一则来源于三国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三顾茅庐”,原为东汉末年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其中,“顾”是“拜访”的意思。后人常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情 境 导 入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导读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主要作品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三顾茅庐 背景助读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刘备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杰出的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课文讲述了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 三顾茅庐 学 习 目 标 三顾茅庐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主要特点。 阴晦( ) 祭祀( ) 五行( ) 秕谷( ) 鹁鸪( ) 獾猪( ) 颧骨( ) 伶仃( ) 愕然( ) 嗤笑( ) 瑟索( ) 寒噤( ) 廿年( ) 折本( ) 惘然( ) 潺潺( ) 恣睢( ) 装弶( ) 猹( ) 髀( ) 吓( ) 黛( 生字词 预习检查 拜谒( ) 侥幸( ) 拱立( ) 半晌( )纶巾( ) 鹤氅( ) 胄( ) 愧赧( ) 谬举( ) 存恤( ) 箪食壶浆( ) yè jiǎo ɡǒnɡ ɡuān shǎnɡ zhòu nǎn miù xù dān chǎnɡ 三顾茅庐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拜谒〕 〔傲慢〕 〔纶巾〕 〔鹤氅〕 〔愧赧〕 〔存恤〕 拜见。 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因羞惭而脸红。 爱惜,体恤。 三顾茅庐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屏人促席〕 〔倾颓〕 〔用武之地〕 〔思贤如渴〕 〔箪食壶浆〕 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 衰败。 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用兵之地。指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三顾茅庐 新 课 探 究 三顾茅庐 整体阅读:根据小说文体知识,快速阅读,简要梳理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标题。 三顾茅庐 草庐 拜访 点明事件: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梳理小说情节,划分结构层次并简要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刘备三顾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2~3段):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 第三部分(第4段):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刘备凭借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课文是用哪个字来形容刘备的? 文本研读:围绕三要素,精读文本。   孔明见其意甚诚。 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刘备之“诚”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 (1)语言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