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7250

10 岳阳楼记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433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岳阳楼,2课时,课件,语文,五四,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情 境 导 入 岳阳楼记 关于《岳阳楼记》,清代吴楚材、吴调候在《古文观止》中评道:“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发而为文幸,非先生其孰能之?” 古人何以做如此评价?我们且读且赏——— 学 习 目 标 岳阳楼记 第2课时 1.理解重要词句意思,体会语言表达特色。 2.学习情景交融手法,感受作者忧乐情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 者矣。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指天气放晴 冲向 光芒 靠近 国都 萧索的样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第3段写了哪些景象? 淫雨霏霏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2.这些景象体现了洞庭湖景观怎样的特征? 凄凉冷落 3.这些景象触发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感受? 悲伤至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简要分析第3段写景的特点。 这段文字多用四字句描写景物,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且经层层渲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洞庭湖风雨天气里萧条、凄凉的景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请结合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要如此不厌其烦地描写洞庭湖的景象? (1)从结构上来看,承接上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又为下文议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铺垫。 (2)从内容上来看,情景交融,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了“迁客骚人”远离国都、怀念故土、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至若春 和 景 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 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 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和煦 日光 停息 美丽的鱼 有时 全 心胸开阔,精神愉悦 持,执 迎着 加强语气的副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第4段的景象体现出洞庭湖的什么特征? 明媚艳丽 2.这些景象又触发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感受? 因美景而忘乎官场世俗的喜悦之情 前有感极而悲,后有喜洋洋者矣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第3、4段在句式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在散文中穿插大量骈句,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易于熟读成诵,形成音乐美。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课文第3、4段向我们描绘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面,请概括每幅画面的特点,并说说每幅画面引发的情感。 洞庭风雨图 洞庭春晴图 景物 特点 情感 淫雨、阴风、浊浪、啸虎、啼猿等 沙鸥、锦鳞、芷兰、皓月、渔歌等 晦暗、悲凉 明亮、欢快 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 心旷神怡、遗忘得失荣辱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阅读第4段,试从修辞及炼字角度赏析其语言之美。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句话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月光的动态美和月影的静态美,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修辞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这句话运用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写沙鸥和鱼儿,更添自由闲适的气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炼字 春和景明 “和”“明”二字表现出一派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