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环境的感觉》培优卷【二】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 1.清明时节,瑞安人有食用清明饼的习俗。清明饼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 ) A.大脑 B.鼻 C.舌 D.眼 2.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听觉形成过程路径正确的是( ) ①听神经 ②鼓膜 ③耳蜗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⑥听小骨 A.①→②→⑥→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⑥→⑤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②→⑥→③→①→⑤ 4.吹长笛时,通过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振幅 D.音色 5.下面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 A.水中桥的倒影 B.杯中弯曲的筷子 C.日晷的影子 D.月食 6.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 A.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 B.平面镜1的正上方 C.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D.平面镜2的前下方 7.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①只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③只将平面镜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④只将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A.只有①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③④ 9.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图甲: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图乙: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图丙:抬起木板的B端使杯子倾斜,可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大小变化规律 D.图丁:改变小孔形状,是为了研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 10.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11.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12.小明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越来越大 C.当物距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