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89378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2082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老子四章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结合《名师》,了解老子作品以及思想主张(自主) 2、解释课文注释,翻译全文(自主+合作)重难 3、十一章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合作)重难 4、第二十四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意在说明什么?(合作) 5、第三十三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阐述的?(合作) 6、第三十三章老子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合作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了解作者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朴素辩证法太极阴阳 了解老子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而教。 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背景探寻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一章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和泥制作陶器 作用 门窗 中空 器具 房屋 便利 1、11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有”和“无” 的相对性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论证“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道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易理解。器物实体的“有” ,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的“无” ,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有无相生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2、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 呢? ①、人际交往领域的“分寸感”“空间感” ②、学习工作时的“劳逸结合” ③、读书时的“思考空间” ④、政治历史领域的“修养生息“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 译文: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6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25-09-15)
《长征胜利万岁》教案2025--2026年统编版语文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4)
2026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2025-09-15)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4)
广西来宾市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