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0169

第十三章 内能 知识梳理+达标练习 (教师版+学生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3740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人教,物理,学年,2025-2026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材核心·速填 1.(3分)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等构成的,分子的直径通常以 m为单位来量度。 2.(9分·教材图演示)如图所示,将图甲中两集气瓶间的玻璃板抽去,会发现红棕色二氧化氮颜色将变 ,无色的空气将变成 ;图乙中水和硫酸铜溶液的分界线在30日后就完全看不到了;图丙中,五年后金块和铅块彼此渗入对方。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 的现象叫作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 ,还可以说明分子间有 。实验表明 态、 态、 态物质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物体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剧烈。 3.(2分)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 和 。 4. (8分)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1)写出它们所处的状态:甲是 态,乙是 态,丙是 态。(均选填“固”“液”或“气”) (2)物质从甲图变化到丙图时,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甲、乙、丙中具有流动性的是 ,具有固定形状的是 ,具有固定体积的是 。 课堂达标·速练 5.(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 C.通过嗅觉可以鉴别醋和酱油 D.刮风时尘土飞扬 6.(3分)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是 现象;在炎热的夏天味道要比寒冷的冬天闻到的香味更浓,这是因为 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苹果很难被掰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7. (2分)为了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某校三位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以代替瓶装水,如图所示。捏“水球”时,“水球”形状变化、体积不变,说明分子间存在 ,薄膜没有破裂,说明分子间存在 。(均选填“引力”或“斥力”)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热量的计算 教材核心·速填 1.(2分)比热容 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较强的作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 ,可利用它取暖、调节气温,在冬天的夜晚向田间放水可防止秧苗冻坏。(均选填“大”或“小”) 2.(1分)吸热公式: 。t0为初状态的温度,t为末状态的温度。 3.(1分)放热公式: 。t0为初状态的温度,t为末状态的温度。 4.(1分)若用Δt表示变化的温度,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表达式是:Q= 。 课堂达标·速练 5.(2分)质量之比为3∶2的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 A.3∶2      B.1∶1      C.4∶9      D.9∶4 6. (2分)丰收的季节,人们用干净的沙子炒制花生等干果,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 ,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升高得 ,干果炒熟比较快。 7.(2分)周末欧亮同学在家炒菜,他在做汤菜时将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70 ℃,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当水从100 ℃降低到50 ℃,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 J/(kg·℃)] 8.(2分)质量为2 kg的某物体温度从20 ℃升高到40 ℃时,吸收的热量是1.84×104 J,则该物体的比热容为 J/(kg·℃)。若该物体的温度为80 ℃,在放出相同热量后,物体的温度会降低 ℃。(该物体的物态不发生变化)。 9.(1分)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1.5 kg的水烧开需吸收热量为5.04×105 J,则水的初温为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0.(6分)质量为10 kg的水温度从50 ℃降低到30 ℃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冰吸收,冰的温度升高了10 ℃[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求: (1)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冰的质量是多少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 第1课时 认识比热容 教材核心·速填 1.(4分)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 热 的多少。热量的单位是 焦耳 ,符号是 J 。若1 g水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约为4.2 J,则5 g水温度升高2 ℃时吸收的热量约为 42 J。 2.(8分)在“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