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章末综合练 核心考点概览 教材图片解读 1(2分·多选·教材图13.3-5原创)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 C.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D.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2(2分·教材小资料节选)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到相同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J·(kg·℃)-1] 铝 0.88×103 干泥土 约0.84×103 铁、钢 0.46×103 铜 0.39×103 A.铝吸收的热量多 B.铜吸收的热量多 C.铜和铝吸收的热量相同 D.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3(2分·教材“练习与应用”T4改编)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是因为玻璃板和水之间存在着分子 。 重点实验专练 4(6分·2024秋·茂名期中)如图甲所示,小佳同学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装入水和食用油,比较它们吸热的情况。 (1)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两烧杯中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通过观察 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小佳在两只烧杯中应分别装入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3)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需要给水加热 (选填“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加热时间/min 0 6 12 水的温度/℃ 20 45 70 食用油的温度/℃ 20 68 116 (4)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乙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是 (选填“A”或“B”)。 辽宁·全国真题精练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内能 5(2分·2024·广东中考)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6(3分·2023·大连、朝阳、铁岭、辽阳、本溪中考改编)“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是 现象,温度越高,粽子香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粽叶很难剥离是因为粽叶和粽米的分子间存在 力。 7(2分·2024·辽宁中考)东北铁锅炖深受大家喜爱,炖煮锅内食物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锅内食物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8(2分·2024·广东中考改编)《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拭”指摩擦,“以布拭热”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琥珀的内能 。 考点二 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9(2分·多选·2024·龙东地区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10(2分·多选·2023·鞍山中考)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升高含有的热量增加 B.铁块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鲜花香气四溢是一种扩散现象 D.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 考点三 比热容 11(2分·2024·连云港中考)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 ) A.质量大 B.温度高 C.密度大 D.比热容大 12(2分·2024·东营中考)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两种物质的粉末状样品a和b,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同时对a、b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质a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或“小于”)物质b的比热容;在t1~t2时间内,物质b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样品受热均匀,不计热损失) 考点四 热量的计算 13(1分·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