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O二五年全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部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超 1.在良渚遗址权贵们的墓葬中,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 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 A社会分化明显 B.早期文字形成 C.铁制工具普及 D.奴隶社会瓦解 2.“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鞅变法中的这一 p 规定旨在 A促进商业发展 B.鼓励农业生产 C.限制土地兼并 D.打击贵族势力 3.林则徐在《出嘉峪关感赋》中写道:“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博望”指的是 A张骞 B.班超 C.霍去病 D.玄类 4.北朝时期,“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这主 要反映了当时 A.政权的并立 B.经济的发展 C.民族间的交融 D.科技的传承 拟 5.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以下诗句中,最能体现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D.九天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6.“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 也。”宋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科举制度 B.削弱宰相权力 C.健全监察制度 D.强化中央集权 7.“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釐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 书报可而后行。”“世皇”应是 A.李世民 B.朱元璋 C.忽必烈 D.皇太极 8.下图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市镇数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上述地区 (单位:个) 120 104 100 80 60 44 44 40 44 40 28 20- 0 苏州府 松江府 杭州府 嘉兴府 回嘉靖一万历年间市镇数 乾隆一嘉庆年间市镇数 A商业的发展 B.商帮的形成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人地矛盾的加剧 9.“它讲述了乱世中各路英雄为了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激烈斗争,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 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智慧和勇气的较量,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它”指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10.郑观应评价祥务运动时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中的“体” 主要是指 A教育思想 B.练兵方法 C.先进技术 D.政治制度 11.“1898年,他在上清帝书中写道:‘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学于船匠,变政而遂霸大 地。日本为俄、美所败,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 底盛强与我异。’”“他”应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李鸿章 12.“它虽然未能彻底铲除君主专制制度,但在君主专制制度的根本上打上了一根很大的楔 子,为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这句话评价的应是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3.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 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他意在强调 A实业救国 B.移风易俗 C.文学革命 D.解放思想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