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原创测评卷(二) 历史 【本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 牙璋是古代的一种兵符。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A. 生产工具发生变化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D. 各地爱美意识一致 2.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下列图片能印证商朝青铜器高超工艺的是( ) A. B. C. D. 3. 秦统一六国后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统一的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为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这有利于(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经济交流 C. 扩大统治疆域 D. 推动南北交流 4.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提到:“2000多年前,我们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 ) A. 为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B.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 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D.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 下图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水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筒车示意图 A. 交通运输 B. 农业生产 C. 纸张印刷 D. 机械制造 6. 北宋熙宁年间“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至南宋高宗绍兴时市舶之利“所得动以百万计”,约占当时南宋朝廷年度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这说明宋代( ) A. 海外贸易的发展 B. 纸币的大量发行 C. 地方权力的扩大 D. 都市商业的繁荣 7.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A. 采取禅让制 B. 推行分封制 C. 实行行省制度 D. 创立科举制 8. 有学者认为,郑和的远航使中国的青花瓷器、丝织品出口量增加,刺激了国内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也给国家财政收入以有力的补充。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B. 加强了各国间的友好交往 C. 推动了明朝经济的发展 D. 发展了亚非地区平等贸易 9. “冯将军,英名天下闻。将军少小能杀贼,一出旌旗云变色……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道光咸丰以来无此捷。……能兴灭国,柔强邻,呜呼安得如将军!”这首《冯将军歌》作于1885年。诗中的“捷”发生于( ) A. 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赵家楼火,万众一心;烧尽腐恶,与民维新。”震动全国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将北京学生点燃的革命火种,迅速播撒到中华大地各个角落。这里的“点燃的革命火种”指的是( ) A. 近代化的开端 B. 旧民主主义革命 C. 思想解放运动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11. 下面是抗战时期海外侨胞的捐助和投资情况表(部分)。下列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菲律宾华侨捐款和购买国债/万元 1710 欧洲华侨义捐/万元 1700 华侨国内投资/万元 160000 A. 国际援助在中国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各阶层团结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抗战中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12.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肯定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这有利于( ) A. 促进国民革命蓬勃发展 B. 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C.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推动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13. 下面是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统计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