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Ag 108 Ba137 第I卷 单选题(共45分)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下列手工艺品中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是 A.唐三彩瓷器 B.河南剪纸 C.木版年画 D.罗山皮影 2.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溪公园亦兰亭“石溪曲水兰亭意,寂寂千年寂寂名”,“曲水”暗含美酒,酒由淀粉水解而成 B.清 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氧化亚铜 C.苏曼殊《柬法忍》“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牡丹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 D.《荷塘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青雾”属于胶体 3.硫酸铁溶液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能使血液凝固,可用于应急止血。它具有该作用的可能原因是 A.硫酸铁中铁元素为+3价,具有氧化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B.硫酸铁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堵住了创口,起到止血效果 C.硫酸铁中的铁元素有补血效果,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 D.硫酸铁是电解质,血液为胶体,两者发生聚沉,起到止血效果 4.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CO2 B. “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 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 可用Na2C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捕捉CO2 5.下图是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形成水合离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固体溶解和电离的过程破坏了离子键 C.该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D.形成水合离子时,水分子朝向不同、周围水分子个数不同都与离子所带电荷正负有关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7.下列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向中通入等量:1 B.将稀盐酸加入NaHCO3溶液中:CO+2H+=CO2↑+H2O C.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2:CO2+2OH-=CO + H2O D.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HCO+OH- +Ca2+ =CaCO3↓+H2O 8.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透明溶液中:Mg2+、Cu2+、Br-、SO42- 不能大量共存,因为Cu2+呈蓝色 B 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Na+ 、NH4+、Cl-、SO42-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C NaCl溶液中:Fe3+、I-、Ba2+、CH3COO- 不能大量共存,Fe3+和I-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NaHSO4溶液中:K+ 、Cl-、HCO3-、NH4+ 不能大量共存,HCO3-和NH4+发生反应 9.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含有少量的H2S气体,在酸性溶液中利用硫杆菌可实现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OH- = 2Fe2++S↓+2H2O B.过程乙中参加反应的Fe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脱硫过程中O2间接氧化H2S,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D.Fe3+可看作该脱硫过程的催化剂 10.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