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1211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55629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知识回顾 洋务运动 目的:利用 ,强兵富国, 代表:中央— ;地方— 时间: 口号: 内容 ①创办 工业( ) ②新式教育(新式学校、翻译馆、留学生) ③创办 企业( ) ④新式军队(陆军;海军:福建、广东、南洋、 等海军) 评价 ①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的产生 结果 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失败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自强、求富 军事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民用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北洋 民族资本主义 知识回顾 边疆危机 美、日 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东南 西南 西北 19世纪60年代, 进犯台湾,失败后支持 日本侵略台湾以 为借口 1874年,日军进攻台湾,勒索 白银后撤兵。 1865年, 入侵新疆 1871年,俄国占领 地区 海防塞防之争 海防塞防并重 重海防轻塞防 收复新疆 策略: 结果 收复除 以外的新疆地区 通过 收回伊犁大部领土 1884年,清朝设立 行省 时间:1883-1885年 过程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台湾之战: 反击取胜 :老将 扭转战局 结果:中法签署《 》 1885年,清朝设立 行省 美国 日本 琉球事件 50万两 阿古柏 伊犁 李鸿章 左宗棠 左宗棠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伊犁 谈判 新疆 马尾之战 刘铭传 镇南关大捷 冯子材 越南条款 台湾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 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在各种因素政策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蓄谋已久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丰岛海战 1894年7月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派“爱仁”号、“飞鲸”号、“高升”、“操江”号运送武器、士兵、钱款等物资增援牙山,由“济远”号和“广乙”号护航。 “广乙”受伤搁浅后自沉,“高升”号被击沉,清军官兵800余人殉难。“操江”号被俘获。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丰岛海战 1894.7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丰岛海战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1894.7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平壤战役 1894.9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丰岛海战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1894.7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指挥两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海军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平壤战役 1894.9 黄海海战 1894.9 黄海海战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