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1233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55130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8课,中国,同盟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2年课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 导入新课 2分钟了解孙中山的一生 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名字:文,曾化名中山樵 籍贯:广东香山(现广东中山市) 出身:农民 学习经历:檀香山求学,香港西医学院毕业 爱好: 听故事(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 赞洪秀全为“反清英雄第一人”。 职业:从医生到职业革命家 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1、孙中山名片 香港医学院毕业时的孙中山 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孙中山 2、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三次转变) 材料一:早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和香港学习西医,毕业以后在香港、澳门两地行医。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无药可救,放弃医生职业,转而寻求医国之道。———人教版八年级教科书 材料二: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1894年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四: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1923年,孙中山的一次演讲 材料二、三、四,各反映了孙中山什么样的主张 材料二: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 材料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材料四:主张向俄国学习 孙中山思想三次转变: 医人 医国 改革 革命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本册13课将要学习) 孙中山的三次转变,体现了孙中山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爱国情怀,还体现了他对民族危机的深刻洞察,以及与时俱进和愈挫愈勇坚持不懈的高贵品质 3、成立兴中会 发起者: 时间: 地点: 宗旨: 口号: 地位: (性质) 同学们依据课本完成 孙中山 1894年11月 檀香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鞑虏指的是满清政府)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位于美国夏威夷首府 兴中会宣誓场景 备注:1905年兴中会和华兴会合并,成立中国同盟会 4、发动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阅读课本填写广州起义的概况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陆皓东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孙中山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中国同盟会 (1)背景:①《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②革命思想的传播 驳斥了保皇派康有为提出的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的谬论,指出“公理之未明,则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万丈风潮大逼人,腥羶满地血如糜; 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 这些作品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使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也为中国同盟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革命团体的建立 名称 人物 时间 地点 主要活动 兴中会 孙中山 1895 檀香山 领导广州起义,失败 华兴会 黄兴 1904、2 长沙 策划两湖起义,失败 光复会 蔡元培 1904、10 上海 联络浙江会党准备起义,失败 分布各地的革命团体 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和主要活动的失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同时这些团体又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 ④、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成立 同学们依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