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1261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25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逐句考点分析与选择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精炼的文字和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后的沉思。他的散文长于说理,著有《刘梦得文集》。 【写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答谢白居易。  【诗歌解读】 原诗及翻译 注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意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 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 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 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 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长安,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柯,斧柄。 侧畔:旁边。 病树:枯树。 春:争春,逢春。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 长:增长,振作。 【诗歌主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考点检测】 一、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考点分析 首联以“巴山楚水”点明被贬之地的荒凉偏远,“二十三年”突出贬谪时间之长,用直白的叙事勾勒出诗人长期漂泊的境遇,直接抒发内心的辛酸与愤懑不平。核心考点包括字词含义、诗句内容理解、情感把握及地理意象的作用。 选择题1(字词含义) 对“二十三年弃置身”中“弃置身”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指诗人主动放弃官职,选择归隐的身份 B. 指诗人被朝廷抛弃,沦落闲置的处境 C. 指诗人因身体不适,被迫放弃任职的状态 D. 指诗人厌倦官场,自愿脱离仕途的身份 答案 B 解析 A选项,诗人是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并非“主动放弃官职”,错误。B选项,“弃置身”结合写作背景(王叔文集团改革失败后被贬),指诗人被朝廷抛弃、长期闲置的境遇,符合语境,正确。C选项,诗句无“身体不适”的表述,“弃置”源于政治原因,非健康问题,错误。D选项,诗人并无“厌倦官场、自愿脱离仕———之意,而是渴望实现抱负却遭贬谪,错误。 选择题2(内容理解) 下列对“巴山楚水凄凉地”一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巴山楚水”明确了诗人被贬所处的地理区域 B. “凄凉地”渲染了被贬之地的荒凉氛围,烘托诗人心境 C. 该句仅客观描写地域特征,与诗人情感无关 D. 地域的“凄凉”与后文时间的“漫长”相呼应,强化贬谪之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