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昆山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表反映的侵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迹 1841年2月 广东虎门炮台 关天培等壮烈殉国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葛云飞等壮烈殉国 1842年6月 长江门户吴淞口 陈化成等壮烈殉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探索已经开始艰难进步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中华民国建立后,上演了一幕由共和而专制甚至沦为帝制的政治怪剧,中国的政治社会状况更为恶化,现实使一些目光敏锐、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单纯的政治革命尚不足以救中国。为此,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赵家楼火,万众一心;烧尽腐恶,与民维新。”震动全国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将北京学生点燃的革命火种,迅速播撒到中华大地各个角落。这里的“点燃的革命火种”指的是( ) A.近代化的开端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思想解放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 4.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 ) A.摆脱了苏联模式 B.形成了成熟思想 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 5.有学者在评论某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它第一次(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该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新青年》 6.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在重庆进行会谈。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 A.《论联合政府》 B.“双十协定”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论持久战》 7.1841年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直杀得侵略者连滚带爬(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8.某部战争电影中某野战军司令员的台词:“二、三、七、八、九5个纵队加六纵十七师包围锦州……十二纵加12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五纵、六纵两个师监视沈阳。”这部电影讲述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某些通俗文史著作认为,由于《马关条约》谈判期间李鸿章遇刺,日方不得不将原定3亿两的数额减少到2亿;而日方参与者回忆录则记载是因为破译了中方电报,确认3亿两可能导致谈判破裂,不得不减少。这说明( ) A.通俗文史著作完全不可信 B.考辨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 C.日方回忆录肯定真实可靠 D.年代久远无法确认历史事实 10.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又开办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还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这些举措集中体现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11.土地问题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如下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是( )。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乡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A.地主阶级的剥削程度 B.农民阶级的现实诉求 C.自身发展需要的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2.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