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2402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女娲造人训练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30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23课,女娲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女娲造人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   ) 澄 (   )澈 掺 (   )和 泥潭(   ) 气gài(   ) jì mò(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从“大闹天宫”等故事中了解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英勇无畏。 B.镜子不小心被打碎,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 C.他给心爱的金鱼洒了一些鱼食,鱼儿似乎开心起来,游来游去、眉开眼笑的。 D.运动后如果疲倦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还不能恢复,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甲】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宛如开启奇幻的一场精神之旅,我收获满满,深感震撼。女娲炼石补天,以大无畏的气概拯救世间生灵;夸父舍身逐日,凭坚毅执着的精神追逐光明……【乙】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天地万物的思考和探索,还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 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勇敢逐梦,无畏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3.【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_____。 4.【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_____。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女娲是远古时代神通广大的一个女神。 (2)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的样子建造了人,建造了人类社会。 (3)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古代先民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4.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 B.,;,。——— C.,。,。: D.,;,。: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汉代的月神画像砖中间通常都趴着一只蟾蜍。 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蟾蜍,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蜍,都确确实实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③两汉有关月亮的众多图画和文献,也都支持这一神话的说法。 ④在我国古代,蟾蜍就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了。 ⑤难怪古人把蟾蜍称为“月之精灵”。 ⑥淮南子在著述中写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A.①②⑤③⑥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①⑥③⑤②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1)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 (2)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8.填空。 (1)_____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_____和_____ 把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有关记述改写的,它详细叙述了_____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9.活动结束后,七年级(2)班准备趁热打铁,开展“文学伴我行”专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文学素养。下面是七年级(2)班的班长小文与李老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文: 李老师,您好!我们七年级(2)班下周一将开展 “文学伴我行”专题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下周一上午十点给我们开一场“中学生如何阅读经典作品”的讲座。请问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