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同学们,本周我们班要开展以“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声音”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阅读革命故事,亲近英雄人物,做革命精神传承人! 参加“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声音”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做革命精神传承人! 任务一: 参加红色经典诗歌诵读会,争做“最佳朗诵者” 任务二: 追寻红色记忆,感受民族豪情 任务三: 讲述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任务四: 点面结合写场面,记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 5 七律·长征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型:精读引领课 课时:2 任务一:参加红色经典诗歌诵读会,争做“最佳朗诵者” ◎活动一: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活动二:品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活动三: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活动四:结合“阅读链接”,感受伟人品质 ◎活动五:举办红色经典诗歌诵读会,争做“最佳朗诵者” 第一课时 请输入标题 从题目获取信息 从诗题中我知道这是一首写( )的( )律诗。 七律·长征 长征 七言 活动一: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背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红军长征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省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请输入标题 整体感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哪两句诗是毛泽东对长征这一事件的高度概括? 高度概括 活动二: 品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提示: 默读本诗,圈出体现长征艰难的词语,说说你想象到的长征画面。 品诗悟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提示: 默读本诗,圈出体现长征艰难的词语,说说你想象到的长征画面。 品诗悟诗 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大渡桥横铁索 金沙水拍云崖 岷山千里雪 难 想象画面 请输入标题 品诗悟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提示: 再读本诗,圈出体现红军不怕长征艰难的词语,想象画面,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请输入标题 品诗悟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提示: 再读本诗,圈出体现红军不怕长征艰难的词语,想象画面,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暖 寒 腾细浪 走泥丸 喜 喜 想象画面 请输入标题 品诗悟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