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2573

第11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40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八年级,历史,2024,统编,2025-2026
  • cover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 五四运动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 某史学家指出,“五四运动”“这时的启蒙,从追求法兰西式的民主提升到追求社会主义的民主;从启蒙极少数人,提升到启蒙大多数人;从简单的追求自然科学提升到追求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其旨在说明,“五四运动”(  ) A.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普及了西方人文主义 D.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以下口号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 A. “自强” “求富’ B.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C. “民主” 与 “科学”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 下面材料和图片共同反映了某一事件,对这一事件理解准确的是(  ) A.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的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被北洋政府镇压最终失败 4.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C. 从分裂走向统一 D. 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目标发生变化 5.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此可见(  ) A.北洋政府反思自身行为 B.五四运动取得完全胜利 C.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6.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口号体现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上述口号与中国近代史哪一事件有关 该事件具有什么里程的意义 (  ) A.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B.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7. 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救,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民主科学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民主革命精神 8. (2025·济宁中考)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该杂志深受广大知识分子欢迎,至1917年,单期最高发行量已有1.6万多份。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 B.成为民主革命转折点 C.普及了民主科学观念 D.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 9. 历史解释 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C.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主张 D.运动席卷全国,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10.历史解释 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爆发的地点在上海 B.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1. 家国情怀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要力量 D.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2. 史料实证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表中论据来支撑观点的是( ) 观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论据1 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论据2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论据3 A.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知识分子成为革命主力 D.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