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第一卷·2025年安徽中考信息交流试卷(二) 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夏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的机构与职官。除对夏部落生活的地方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控制。据此可知( ) 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夏朝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C. 夏朝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明显 D. 夏朝时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建武六年,光武帝针对某方面存在的问题下诏说:“今百姓遭难,户口减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这里的某方面问题指的是( ) A. 官僚机构臃肿 B. 农民负担过重 C. 贪官污吏过多 D. 土地荒芜严重 3. “西晋初,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该措施产生的直接后果是( ) A. 分封制度有利于西晋的发展 B. 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C. 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D. 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 4. 如图阴影部分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从战国到五代 B. 从黄帝到汉武帝 C. 从黄帝到五代 D. 从战国到汉武帝 5. 如下表是对某一位明朝爱国将领的评价。该将领( ) 六月兴师下八闽,功收三载捷如神。 …… 知君不愿封侯事,自许丹衷报国真。 A. 传播了明朝的科技文化 B. 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 开凿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D. 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 6. 下表中的内容( ) 时间 史事 1911年10月23日 江西九江独立,江西军政府成立,同盟会员李烈钧任都督 1911年10月29日 山西新军中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组成山西军政府 1911年10月30日 云南发动起义,组成云南军政府,蔡锷为都督 1911年11月3日 上海军政府成立 1911年11月8日 安徽军政府成立 A. 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B. 凸显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作用 C. 表明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 D. 说明了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7. 红军克服了种种困难到达陕北时不足3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这说明长征的胜利( ) A.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 提升了红军战士的战斗意志 D. 开启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8. 如图是1937年河北省武强县刻印的革命新年画,其中传统门神画的左边印有“打日本救中国”六个大字。该年画反映了(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对国民政府消极抗战讥讽 C. 民间艺术蕴含抗战爱国理念 D. 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 9. “为了不使生产萎缩,真正使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防止封建剥削关系死灰复燃,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当时确实是绝大多数农民的要求”。为此中央政府开始进行(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一五”计划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某文章写到:“(75年来,新中国)从被西方世界拒之门外,到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从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份额提升至第三位,再到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处处都有中国的身影。”这折射出中国( ) A.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B. 迎来了对外建交的高潮 C.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D. 开始步入国际政治舞台 11. 如图是一幅有关古希腊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商讨大事的场景。这一场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