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3964

第三单元 14 唐诗五首 同步练 (教师版+学生版)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2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八年级,2024,编版,语文部,学年
    14 唐诗五首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东皋(ɡāo)    千载(zài) 燕然(yān) 鹦鹉洲(yīnɡ) B.落晖(huī) 萋萋(qī) 属国(shǔ) 荆门外(jì) C.驱犊(dú) 日暮(mù) 萧关(xiāo) 带禽归(qínɡ) D.采薇(wēi) 征蓬(pénɡ) 崔颢(hào) 没马蹄(mò) 2(教材知识补白)下列对律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D ) A.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C.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D.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被称为“诗魔”,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五言和七言之分。《野望》《钱塘湖春行》都属于五言律诗。 C.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二人并称“李杜”。 D.“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5按照要求填空。(9分) (1)王绩《野望》一诗中“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两句,抒发了诗人向先贤寻求慰藉的苦闷和怅惘之情。 (2)(新考向)请将崔颢《黄鹤楼》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 ,白云依旧观物换 下联:扁舟却逐烟波来,青山不改感星移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雄奇壮观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的句子是: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6下面对《野望》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 A.诗歌首联“徙倚”即徘徊之意,生动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B.诗歌颔联由远及近,巧用“皆”“唯”二字,宏观描绘出浓浓的秋意。 C.诗歌颈联描绘了牧人、猎手满载而归的画面,反衬了诗人的落寞。 D.全诗语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格律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7下面对《黄鹤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D ) A.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B.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C.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D.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做正面铺垫。 8下面对《使至塞上》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叙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9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这首诗描写了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