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4707

13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267843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湖心亭,看雪,课件,37张,ppt,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张岱 《湖心亭看雪》 作者简介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出自《自为墓志铭》)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崇尚“冰雪人格”,在诗文中多赋予冰雪高洁的灵魂,论诗亦主张“冰雪之气”。其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时时流露出明亡后怀旧伤感的情绪。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文体知识 小品文 一种富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其文体并无定式,尺牍、传、游记、序跋等均可包容。 特点:①通常篇幅不长;②结构松散随意;③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 凇 沆 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ɡēnɡ ná cuì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ɡènɡ qiǎnɡ 梳理大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 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我 全部、都 消失 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过着锦衣玉食、嬉游玩乐的贵公子生活。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追忆前尘往事。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整梳理大意 撑(船) 代词,这 晚上八时左右 鸟兽的细毛 裹,围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全,都 只,只有 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比喻细微、微小,这里用作量词。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梳理大意 (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很,非常 哪能 还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梳理大意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尽力, 竭力 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居此地 等到 船夫 低声嘟哝 不要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的人 连词,表顺承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梳理大意 研 读 赏 析 本文主要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