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川中学七年级十月份月考 一、积累运用(28 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字形。(8 分) (1)静 mì( ) (2)zhù蓄( ) (3)粗 guǎ ng( ) (4)lì( )临 (5)黄晕( ) (6)着( )落 (7)吝 啬( ) (8)发酵( ) 2、古诗文默写(10 分) 日月东升西落,皆可入诗入画。“(1) ,若出其中”曹操借日月展现自己博大 胸 襟 ;“ 夕 阳 西 下 ,( 2) ” 马 致 远 借 落 日 抒 写 游 子 的 孤 寂 愁 苦 ; “(3)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月 表达对朋友的深切关心;“(5) ,(6) ”(《次北固山 下》)王湾借日月揭示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7) , (8)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借月渲染边塞的荒寒凄冷。 3.根据语境回答下列问题。(7 分) 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在史铁生与母亲的诀别中,收获了 “好好儿活”的勇气;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下,散尽不宁的心绪;在沉默寡言的牧羊人身上,感受到坚 定的信念;在一只被虐待却不能辩诉的猫的故事中,体会到悲天悯人的情———… 文字的魅力,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单的 A(组织 组合),倾注情感后再赋予它斑斓的色彩,B(灵 动 灵活)成一幅靓丽的画卷。 文字是一种力量,可以使茫然者_____,自卑者_____,失败者_____。文字可以记录现在,缅 怀过去,展望未来。 (1) 为文中 A、B 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 分) (2) 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 分) (3) 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重拾骄傲 ②找到方向 ③拥有自信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 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雨的四季》中,作者刘湛秋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容貌”有别,“性情”各异的雨,让我 们全面感受四季之雨,让我们亲近雨,体会雨的不同情致和风韵 C. 名词,有的表示人,如“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事物“绿萍”、“水藻”、“传统”, 还有的表示时间“秋天、“过去”、“昨天”。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小李杜” 指李商隐和杜牧。 二、阅读(56 分) (一)文言文对比读 (13 分)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 5.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 ②俄而雪骤( ) ③黄琬幼而慧( ) ④琼大惊( ) 6. 请用两条“/”给句子断句。(2 分) 黄 琬 幼 而 慧 祖 父 琼 为 魏 郡 太 守 7.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4 分,每句 2 分)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2)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8. [甲]文中的“公大笑乐”和[乙]文中“琼大惊”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有何表达效果? (3 分) (二)古诗词阅读(5 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用生动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0.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出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