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部分学校测试模拟九年级历史训练卷(一)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一位同学收集了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孔子与儒家思想 C.江南的开发 D.诸侯争霸 2.西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 ) A.休养生息政策推行 B.“推恩令”的实施 C.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D.光武中兴局面到来 3.魏晋以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B.种植水稻,并进行育秧移栽 C.犁耕改进,施用粪肥技术得到推广 D.福建、广东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5.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宋时的杭州写道:“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材料可以看出宋朝( )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人们日常生活丰富多样 C.工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生活水平迅速增长 6.明朝后期,政府腐败,加上倭寇骚扰,政府实行海禁。禁令限制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而此时的欧洲航海业却迅猛地发展起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海上的霸主,他们甚至专门成立学校,培养航海精英。这表明当时( ) A.倭寇骚扰导致海禁 B.中西发展轨迹迥异 C.西葡成为海上霸主 D.航海精英来自学校 7.下表内容为某学者对明代著名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的插图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的统计。该表反映了( ) 领域 农产品及其加工 衣料染织 金属铸锻 陶瓷砖瓦 造纸 交通工具 数量(幅) 33 12 32 13 10 5 占比(%) 26.83 9.76 26.02 10.57 8.13 4.07 A.明代手工业空前发达 B.经济发展推动消费的变化 C.以农为本的社会特征 D.古代科技服务于生产生活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 ( ) A.“师夷长技以自强”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9.1920年5月,《新潮》杂志刊文指出:“五四以前的中国是气息奄奄的静的中国;五四以后的中国是天机活泼的动的中国。”作者旨在强调五四运动( ) 挽救了民族危亡 B.结束了军阀统治 C.推动了社会变化 D.促进了制度变革 10.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 A.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维下夕烟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由于国民党战略方针的失误,导致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抵御日军的主要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抗战主心骨。由此可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