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学习要求: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李鸿章,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招致诸多批评。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1840--1842 1851 1856 1860 1864 1894 1895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动摇了封建统治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 背景 内忧外患 时间 主张 根本目的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口号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恭亲王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自强”(前期60-70)“求富”(后期70-90)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 基本概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李鸿章主张首先从哪方面兴办洋务?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 19世纪60年代口号: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内容 “自强” 崇厚———天津机器局 旧式冶炼方法 江南制造局炮厂的机器房 大机器生产是工业化的标志 江南制造局有汽机、锅炉33座,大小机器885部,船坞一座。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军用工业无一不用机器生产。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建成一家军工厂。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我们从德国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没有人看明白。这让我想起了鸦片战争结束时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李鸿章的日记——— 为此,洋务派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口号: “求富” ②典型代表: 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为了解决洋务运动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 创办人 企业名称 口号 创办时间 19世纪70 -90年代 求富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湖北织布局 第一家引进英国全套设备的纺织企业 张之洞 张之洞 李鸿章 开平煤矿 中国第一家使用机器采掘的煤矿企业 李鸿章唐廷枢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口号: “求富” ②典型代表: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为了解决洋务运动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 ①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作用: 留美幼童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创办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1862) 创办新式陆海军 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A 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 B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①陆军: ②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武器装备新 战术新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什么才是最“应该变”? 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880年,洋务派刘铭传建议修建铁路,遭顽固派强烈反对,他们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