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6516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770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百草园,三味,书屋,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鲁 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单元 ■语言运用 了解文章的知识背景,掌握文中的重要生字词。 ■思维能力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对比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场景的异同及其关系。(难点) ■审美鉴赏 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和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 人物的写作技巧,体味情景交融写法的妙处。(重点)  童年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阶段,因而古往今来的文人不遗余力地歌颂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现代诗人顾城在他的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说,希望画下“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童年多么美好呀! 那么鲁迅的童年又是什么样子呢 他也会捉蝴蝶、放风筝或者天马行空地想象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童年生活吧! 作者竞猜 东京弘文学院 毕业照 从日本回国的鲁迅 中年鲁迅 鲁迅,原名叫什么?是哪里人?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什么家? 鲁迅的散文集是哪一部?你还得有哪些篇目吗?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哪一部? 鲁迅的小说代表作品是哪两部? 鲁迅的杂文集,你知道多少? 鲁迅于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哪一篇? 鲁迅去日本留学,学的什么专业?在哪个地方? 鲁迅因为什么事件改变自己的专业,对此有什么重大影响?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宿儒 渊博 鼎沸 珊瑚 锡箔 倜傥 脑髓 蝉蜕 攒 盔甲 东方朔 敛 字词积累 záo qí shuài chán mì shāi sù yuān dǐng tì tǎng shān bó suǐ tuì cuán kuī shuò liǎn 确凿:确实。 轻捷:轻快敏捷。 倜傥:洒脱,不拘束。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 默读的阅读方式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1.默读 2.默读任务 在默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3.默读重点 题目、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默读全文,讨论问题。 本文围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寻百草园之乐 鲁迅称:“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本环节需要各位同学通过一系列任务,拍摄出百草园的“乐”。 百草园的“乐”体现在哪里 有趣的景物———百草园不同景物之乐 有趣的故事———听美女蛇的故事之乐 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之乐 默读百草园部分,思考:鲁迅所记叙的关于百草园之事,它们有什么选材侧重点,同时又为表现什么主题服务? 在百草园游玩的所见所闻 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大雪天捕鸟 ———侧重描写自然景色 ———侧重叙写传说故事 ———侧重细描人物活动 神秘 趣味 乐 美 写作启示:选材多样,各有侧重。 (思考P43第二题) 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哪些角度、什么顺序描写这些景物的?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静态 动态 (碧绿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红的) 长吟 伏 窜 不必说 也不必说 视觉 听觉 句式一: (肥胖的) (轻捷的)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低 高 高 低 斑蝥 覆盆子 人形的何首乌根 木莲 句式二: 单是... 就有...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 低唱 弹琴 翻开 按住 喷 声音 动作 缠络 像莲房 像人形 拔 像小球 又酸又甜 摘 动物 植物 形状 味道 拍 试着分析这一段的写作方法有何妙处?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地抚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出儿童好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