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一、单选题 1.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 A.时务学堂 B.强学会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2.李鸿章在呈递给清廷的奏折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基于这一认识,洋务派( ) A.筹建新式海军 B.开办军事工业 C.兴办民用企业 D.创办新式学堂 3.1894年10月7日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这篇奏折的历史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革命军攻占武昌城 4.有人这样评价严复,“(他)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使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比较深入的阶段,对当时和‘五四’时期的先进中国人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启蒙作用。”他的主要观点是( ) 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5.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6.列强瓜分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7.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 A.阶级基础 B.斗争方式 C.失败原因 D.斗争对象 8.《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9.1895年,“台湾今已归日本”是因为(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10.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鸦片战争结束 B.②火烧圆明园 C.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D.④洋务运动 1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企业 C.新式学校 D.新式海陆军 13.下图描绘了《马关条约》签字仪式的场景。图中所描绘的中国特命的全权公使是谁( ) A.慈禧太后 B.光绪帝 C.李鸿章 D.丁汝昌 1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船官兵壮烈绚国的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李秀成 D.邓世昌 15.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组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17. 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了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舰队“致远舰”。与之有关的民族英雄是( ) A.邓世昌 B.丁汝昌 C.陈化成 D.关天培 18. 在戊戌政变中,喊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