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九)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一 秦灭六国 1.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秦统一中国”的资料卡片,其中“_____”处是( B ) _____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A.公元前230 B.公元前221 C.公元前209 D.公元前207 知识点二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D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解析:切入点“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建立,首创皇帝制度,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正确。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排除B项;世袭制是夏朝首创的制度,排除C项。 3.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A )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刺史 4.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B )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 知识点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5.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 C )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统一使用半两钱 C.统一文字为小篆 D.统一车轨的宽度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6.如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秦代的铜权,如果将它作为史料,可以来论证秦朝( B ) A.发动统一战争 B.统一度量衡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文字 解析:铜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度量衡的标准器物。作为重量衡器的标准,铜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B项正确。 7.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C ) A.临洮———咸阳 B.陇西———辽东 C.临洮———辽东 D.临洮———函谷关 解析: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8.“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这是因为秦朝的郡县制度( A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结束了列国纷争 C.强化了皇权专制 D.化解了阶级矛盾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官吏直接由中央任命。材料中“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意思是说,以郡县结构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天下就安宁了,故A项符合题意。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列国纷争,与郡县制无关,排除B项;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没有直接体现强化皇权专制,排除C项;实行郡县制度与化解阶级矛盾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 9. 1975年12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一千多枚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这些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 D ) A.经济发达 B.统治残暴 C.强化思想控制 D.重视法制建设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制定法律加强对人民的管控,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故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重视法制建设。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任用过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