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十)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一 秦的暴政 1.数据图表能清楚地通过数量关系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如图图表呈现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 C ) A.赋税相当繁重 B.刑罚相当严苛 C.兵役徭役沉重 D.阶级矛盾尖锐 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修驰道,运粮饷”“征伐南方”“建骊山陵”“修长城”等可知,这反映了秦朝兵役徭役沉重。 2.根据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B ) A.秦朝的赋税沉重 B.秦朝的刑罚残酷 C.秦朝的偷盗猖獗 D.秦朝的徭役繁重 知识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3.它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材料评述的是( C )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巨鹿之战 4. 运用年代尺是初中历史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发生于( B ) 知识点三 秦朝的灭亡 5.“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场战役( A ) A.项羽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B.为秦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C.项羽打败刘邦统一全国 D.使秦朝灭亡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率领军队同秦军进行了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最终胜利,A项正确。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奠定了基础;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灭亡秦朝,排除B、C、D三项。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A ) A.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段史料描述的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正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才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特点和影响,排除B、C、D三项。 7. 下面诗句反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是( C ) A.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C.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在大泽乡起义中的口号,所以,“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指的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反秦大旗,C项正确。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出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答案] 事件: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秦之固】 材料二 在政府组织上,嬴政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做巨大改变。秦政府和周政府大大不同,周政府不过是个国王亲属和大部落酋长们住的大庭院,秦政府是真正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2)材料二中,秦政府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制度带来的影响。 [答案] 制度:郡县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秦之衰】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三所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