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四) 小视角大历史专题练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小视角大历史一:古代地方的治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写道:“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到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共71个……周王的子弟、姻亲、功臣勋将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B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故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分封制。 2.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收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B )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分封诸侯,扩大周王朝统治范围的同时,也将先进文明传播到了被分封的地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秦以前的中国,只能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材料中的“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指的是秦朝采取的( C ) A.世袭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集权制 解析:根据题干“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秦朝时,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D ) A.民主推举 B.官职世袭 C.逐级分封 D.朝廷任命 5.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 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 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解析:根据材料“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可知,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6.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设立官职,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该官职是( B ) A.刺史 B.西域都护 C.郡守 D.御史大夫 解析: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二、非选择题(14分) 7.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在不断地强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2分) [答案] 分封制下的受封诸侯及其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